為慶祝國慶75周年,四場由高添強先生主講嘅深水埗歷史講座今日(26/10)嚟到最後一場,以深水埗戰前宗教發展為題。

原來深水埗區廟宇密度相當高,反映早期社區特色。高先生亦有提及巴色會(今日崇真會前身)九龍區總部就係喺大埔道,而巴色會都有辦公室喺窩仔山,唔知係咪咁樣畀人叫開做主教山。

講座喺深水埔街坊福利會禮堂順利舉行。講起深水埔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同新中國一樣,早前已迎來75 周年,並喺日前(23/10)舉行咗「深水埔·深水情·75周年會慶暨街坊節敬老聯歡大會」。

活動內容豐富,有紅星表演 及美味佳餚,老友記同居民都過咗個滿足嘅晚上。街坊會更邀請到大紫荊勛賢陳東博士、中聯辦九龍工作部副部長李文彬及深水埗區多個政府部門代表主禮,深水埗區議員亦出席支持,令活動生色不少。

喺咁有意義嘅大日子,深水埗民政專員黃昕然準備咗份好有心思嘅神秘禮物畀街坊會,就係1964年1月4號報導街坊會新大樓揭幕嘅剪報。見證歷史時刻,別具意義。

街坊會大樓有超過一甲子歷史。當日主持揭幕嘅華民政務司,後來改稱為政務司,回歸後就係民政事務局,即係今日嘅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光陰者,百代之過客。無論機構及人事喺過去幾十年都經歷唔少變遷,但深水埔街坊會服務街坊嘅精神始終如一。未來街坊會同深水埗民政處將繼續攜手合作,共創美好深水埗。

發佈留言

您無須註冊,只需要提供電郵地址即可發表留言,您提供的電郵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