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商界(第三)嚴剛議員今日(15日)就固定資產產權證明電子化,提出口頭質詢。嚴剛議員表示,行政長官2024施政報告明確提出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制度是新質生產力的重點之一。推動並實施產權證明電子化則是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的一個新嘗試,有助於進一步激活樓市交易,長遠來講,有助打造更為安全活躍的樓市交易市場環境。
過去一年,在撤辣及減息的雙重利好政策下,香港樓市仍舊持續低迷,全年樓價下跌超過6%。雖然外圍經濟不確定性拖累本港經濟增長是樓市低迷的主要原因,但也要看到本港樓市交易存在的諸多繁瑣複雜的制約因素,其中,產權證明資料的繁瑣即是制約交投的其中一個因素。也因此,簡單明晰的產權證明電子化,有助簡化交易手續,便捷買賣雙方,並將成為活躍市場氛圍的有效手段。
為此,嚴剛議員建議,當局應積極落實政府數字辦去年12月推出的《數據治理原則》,秉持數據開放與共享這一大原則,為數字經濟發展增強互聯性、可擴展性和便利性,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數據開放與共享,積極規劃實施產權證明電子化,尤其是房屋產權證明的電子化,激活樓市交易及關聯的金融市場,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立法會回覆嚴剛議員建議時表示,政府準備推行業權註冊制度以逐步取代現行的契約註冊制度,並以新批土地先行。為此,會於2025年第一季向立法會提交修訂《土地業權條例》(第585章)(《業權條例》)的修訂草案。在新制度下,業權註冊紀錄是業權不可推翻的證據,物業業權可以通過查閱業權註冊紀錄來確定,無須翻查以往業權文件去確定業權。因此,《業權條例》實施後,在新批的土地將不再需要保存一連串業權文書,並可解決因遺失業權文書正本衍生的問題。在業權註冊制度下,土地註冊處會發出並備存業權證明書作為業權的憑據。
另外,當局亦表示,推行車輛等牌簿全面電子化涉及多方面考慮,包括監管、技術及系統保安、社會接受程度等,政府需要謹慎研究,詳細和審慎考慮是否適切可行,以配合市民及業界的需要及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