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週年,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九龍東區各界聯會匯同黃大仙民政事務處、觀塘民政事務處及黄大仙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觀塘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共同策劃「燃動東九 共慶中華」國潮文化慶祝系列活動之國潮快閃舞動香江活動。多名舞蹈演員於8月9日在黃大仙廟外,以民族舞曲結合創新街舞,跳出不一樣的舞蹈,並結合青年合唱表演,在傳統與現代交匯的社區場域中,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吸引大量街坊觀眾駐足欣賞。

黃大仙區既是香港著名的宗教文化中心,更是傳統中華文化在香港紮根發展的重要見證。黃大仙祠已有逾百年歷史,香火鼎盛;背靠獅子山,已經成為香港精神象徵,這種獨特的文化歷史背景,使黃大仙區成為傳承中華文化的理想場所。

今次活動獲得28位專業青年舞蹈演員及12位區內青年參與,他們將經典民族舞曲《阿細跳月》、《次仁拉索》、《瑤族舞曲》精心重新編排,融入現代街舞元素。表演團隊穿梭於黃大仙廟宇廣場、黃大仙上邨舞台以及啟鑽商場等地,讓充滿活力的「國潮街舞」在傳統文化地標前躍動,形成古今交融的獨特景觀。

主辦方表示,選擇在黃大仙區舉辦活動別具深意:「這裡既有百年廟宇承載的傳統信仰,也有獅子山精神代表的奮鬥意志。我們希望透過青春舞步,讓年輕人感受到中華文化既深厚悠久,又充滿時代活力。」

12位青年歌手於活動為大家獻唱《青春贊歌-2025五四青年節特別節目》中的《無悔當下》及《紫荊花開》。激昂的歌聲在充滿文化氣息的社區中迴盪,象徵著新一代香港青年對傳統文化的創新演繹,以及對家國未來的真摯祝福。

今次國慶前,在黃大仙區舉辦國潮快閃,讓文化傳承更具親和力。活動特別安排部分表演在黃大仙廟前舉行,讓百年香火與青春歌舞互相輝映,彰顯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活動成功將歷史場域轉化為文化創新的舞台,不僅為國慶獻上賀禮,更開創了傳統文化傳承的新模式。當青春舞步躍動在百年廟宇前,當現代歌聲迴盪在獅子山下,香港青少年正以最生動的方式,書寫著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化自信篇章。

發佈留言

您無須註冊,只需要提供電郵地址即可發表留言,您提供的電郵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