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筆者在立法會會議上就陳曼琪議員的「研究及檢討《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鼓勵推動建設良好家庭家教家風的公眾教育及宣傳」議案發表了看法和建議。

《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即第390章(下稱「條例」),規管淫褻及不雅物品的發布和公開展示,是維護社會道德風尚、既保護未成年人免受不良信息影響,又維持資訊自由及表達自由的重要法律依據。

在立法會會議上,筆者提出了以下三項建議。

適時檢討「條例」

現時,「條例」賦權了淫褻物品審裁處有權評定物品類別,為社會詮釋了「淫褻」及「不雅」的含義。然而,過往不少調查顯示大眾對評定物品類別的標準有一知半解的情況,這樣會令兒童和青少年受到不良影響。甚至有報道指出,審裁員大多依賴秘書處或法官的引導,尺度可能出現不一致。

因此,筆者建議因時制宜,定期重檢「淫褻」及「不雅」的分類標準,檢視是否符合現今道德禮教標準。若認為適合,可建議在各分類準則下列舉更多例子,讓審裁員作更好的掌握。

優化規管機制

特區政府現時採取以投訴為主導及業界共同規管的方式來規管淫褻及不雅物品,筆者建議優化規管機制,在現時香港互聯網供應商協會定期向當局匯報的基礎上,進一步便利化公眾投訴渠道。除了以致電、電郵方式投訴為主外,建議可增加網上投訴平台、流動應用程式及即時通信工具作即時反映,應對現今網絡世界廣泛傳播的情況。

值得關注的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日前聯同全球15個私隱或資料保障機構發布環球聯合聲明,關注社交媒體平台的數據擷取及私隱保障問題,列出一系列期望並向業界提供指引。故此,特區政府應該考慮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加強防禦非法數據擷取。而這些人工智能技術也適合於大型社交網絡平台使用,以免數據和資訊被非法利用以及發布。

無論規管個人資料保護抑或不良資訊發布方面,透過國際間合作,能更有效推動大型社交媒體平台做到自我監管和約束。

加強向兒童和青少年灌輸正確兩性關係及價值觀

完善「條例」的規管制度,任何行為準則背後的理念,需要全社會通過教育進行引導。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更是重點培養「整全價值觀」的對象。

何謂「整全價值觀」呢?正確兩性關係及價值觀是其中重要的內容。

「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習近平主席在去年與全國婦聯領導集體談話時就勉勵我們「要積極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強對年輕人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的引導」。總而言之,香港及內地的婚姻法均實行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法律背後說明了社會共識和中華文化共識,「正確兩性關係及價值觀」是國家穩定和社會和諧的重要關鍵。因此,特區政府應更著重和加強「正確兩性關係及價值觀」的宣傳和培育工作,避免與之背道而馳的政策或法律出現。

在今年《施政報告》的附篇提及,明年會舉辦「全港美好家庭選舉」,就是對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一個很好舉措。

在立法會中就完善「條例」規管制度的討論,背後的理念就是要維護社會良好風氣,保護我們的下一代。讓兒童和青少年建立正確兩性關係及價值觀,更是國家穩定和社會和諧的重要關鍵。「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社會,對營造和維護香港社會良好風氣,極為重要。

發佈留言

您無須註冊,只需要提供電郵地址即可發表留言,您提供的電郵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