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救企業、保企業 ;勿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協助企業渡過難關刻不容緩,政府要敦促前線工作人員有大局觀,讓救企業的政策落地,各法定機構的前線負責人也要有大局觀,真的對中小企手下留情。
本人今日就「協助企業渡過難關」在立法會大會上提出質詢,主要關注如何提升資助計劃的審批效率;各金融監管機構和法定機構如何配合政府的大方向,對面臨倒閉風險但仍然有生存空間的企業給予援助和空間;政府及相關法定機構會否檢討現行對部分行業的處分政策,例如延遲對未有償還到期債務的企業作出接管等。
政府在口頭答覆中稱,資助計劃方面,各政策局一直持續檢討和優化計劃的運作,包括加快處理申請。就「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數碼港亦已設立專題網站,協助中小企業揀選現成的基礎數碼方案,並不斷提升處理申請的效率,加快審批流程。
在融資方面,金管局自2019年聯同銀行業成立「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協調機制」)以來,推出了多輪支援中小企業應對經濟下行的措施,包括「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延長貸款還款期及貿易融資貸款額轉為現金透支額。金管局與協調機制今年3月共同推出了九項支持中小企業措施,包括銀行承諾按照金管局的指引,不會要求按時還款的按揭客戶提前還款;銀行定期檢視企業的信貸額度時,會綜合考慮其信用狀況和還款能力。自推出九項支持措施後的六個月,共有近二萬家中小企業受惠,涉及信貸額度超過440億元。
金管局和香港銀行公會今年8月聯合成立「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進一步在個案和行業層面推動支援中小企業融資的工作。金管局聯同銀行業10月推出五項新措施,包括釋放銀行資本便利中小企業融資的需求、預留總共超過3,700億元的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等。
金管局亦要求銀行以包容的態度,按照審慎風險管理原則,提供適切的信貸支援予確實面對還款困難的借款企業。由於銀行需要維持一貫有效的風險管理,兼顧對存戶的保障,如有個別貸款在提供寬限或重組後拖欠情況仍沒有改善,儘管銀行無可避免地需要適當處理,但仍須確保以包容的態度與客戶溝通。
在保險業方面,保監局的主要法定職能是保障現有及潛在保單持有人、維持市場整體穩定,以及提升香港保險業的環球競爭力。在日常工作中,如獲授權保險公司在營運上面對短暫挑戰,保監局會以務實方式尋求方法幫助其渡過難關。若相關個案涉及嚴重違反法律規定,保監局會果斷 地採取干預措施以防止保單持有人的利益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