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近年致力發展維港兩岸海濱,期望在2028年底前,把維港兩岸的海濱的總長度延長不少於30%,即由2022年的25公里延長至34公里。當局又表明每年於海濱場地舉辦不少於30項活動。涉及九龍西區,在長沙灣與大角咀海濱地段的美化工作、步行暢達性及善用海濱戶外及公共空間方面,仍有待加強。立法會議員鄭泳舜今日聯同民建聯九龍西團隊,約晤發展局副局長陳智文與海港事務處人員,落區視察,就拓展九西海濱及善用公共空間,交換意見,包括建議盡快落實縮短團體或私人機構申請使用海濱公共空間的時間,精簡程序及放寛可使用面積。另外,在九西未可發展海濱路段中,建議當局也必須先行美化海旁行人通道及增加市民步行到海濱的通達性。
在九龍西區方面,近年已開放使用的海濱,包括長沙灣海濱長廊及碼頭、櫻桃街旱季截流器公共空間(正式名稱為海輝道遊樂空間)、海輝道公園及海輝道海濱花園等。仍有待完成工程、擴闊或美化的海濱空間,包括大角咀海帆道休憩用地、大角咀海輝路至西九文化區一段行人路興建計劃,以及西九文化區海濱長廊餘下部分等。
立法會議員鄭泳舜稱,民建聯九龍西團隊一直有就發展海濱公共空間,作出跟進,並向政府反映意見。他早前亦透過在立法會大會的口頭質詢,提出在目前消費市道有待進一步提升之際,建議當局放寛團體或私人機構使用戶外或公共空間的限制,包括在維港兩岸的海濱,如放寛商業活動可使用海濱公共空間不逾10%面積,如團體申請舉辦活動,部門應多提供一站式服務及縮短申請的時間與程序,讓團體在限定時間舉辦同類活動,不用逐次申請等。
鄭泳舜稱,發展維港兩岸海濱的目的,都是讓更多市民可享受及體驗這休閒空間,近年東區海岸公園及灣仔海濱的發展,都發展得不錯,他建議當局在長沙灣及大角咀一帶的海濱,也應增設休閒座椅、觀景台或打咭區等,並要作宣傳推廣,吸引市民到海濱休閒區,享受海邊包括黃昏景色。鄭泳舜又建議當局落實放寛土地用途限制,如允許商戶於店外或戶外空間擺放休閒座椅或小攤檔,或團體可舉辦市集或節日燈飾等活動,以帶動人流到海濱參加活動。
民建聯深水埗支部主席兼區議員陳偉明表示,期待當局採取適當措施,如進一步美化長沙灣海濱的環境,增加海濱至港鐵站周邊行人路暢達性,以及美化周邊行人路段。他又表示,當局也要加大宣傳已開放的長沙灣一帶海濱區,讓更多市民可享用海濱休閒設施。他亦贊成放寛團體使用海濱公共空間的申請機制,以便讓團體藉籌辦海濱活動,增加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