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基:回望2024.展望2025——全方位做好各項工作、應對挑戰

2024年是承先啟後、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我們在構建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提升香港核心競爭力、改善基層市民生活水平等多個重點領域取得進展和突破,我希望以四個「全方位」,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

第一,我們全方位守護國家安全,做好推廣愛國主義教育的工作。在特區政府和全港市民共同努力下,我們完成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的歷史使命,進一步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屏障。未來一年,我們會繼續做好維護國家安全的各項工作,確保香港擁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和基礎,全力拼經濟、謀發展,讓香港展翅高飛。

我經常說,愛國主義教育是關乎人心、細水長流的工作,要以軟性和打動人心的方式進行。在行政長官的指導下,由我領導的「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轄下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自成立至今的八個多月內已做了大量工作,亦善用國慶75周年為工作的切入點,以「愛國愛港愛社區」為主題,推出多元多樣結合愛國主義教育的國慶活動,可以說是為愛國主義教育事業開了個好頭、打好了根基。未來一年,我們會繼續更全面、更有系統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工作,讓愛國主義教育深入社區、扎根民心。

第二,我們全方位招才引智,推動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千秋基業,人才為先。香港要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助力國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離不開充足的人才資源作為支撐。去年《施政報告》宣布革新各項輸入人才機制,包括擴大「高才通」計劃的合資格大學名單、將計劃內高收入人才的首個簽證期限由兩年延長至三年、以及優化優才計劃「綜合計分制」評審準則及安排。截至去年11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約42萬宗申請,批出約26萬宗,期間已有約17.5萬名人才攜同家人來港,壯大香港的人才庫。

國家更在去年七月宣布,向非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簽發卡式證件,便利他們北上洽談商務、旅遊和探親等,進一步助力吸引更多國際人才落戶香港。

而為了全面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為鞏固發展「八大中心」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宣布成立由我主持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制訂政策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我有信心在委員會的統籌協調下,香港將能更靈活引入及匯聚不同界別的專項人才,構建國際人才集聚高地,為推動香港以至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第三,我們全方位落實頂層統籌,加快落實各項重要政策和措施。在行政長官的帶領下,我去年就多項重要政策領導跨部門會議,加快落實各項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工作項目。未來一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確保啟德體育園能夠順利啟用。作為政府歷來最重要的體育基建之一,啟德體育園的各項籌備工作絕對是不容有失。各場館正陸續舉行不同類型和大小的測試賽,我也不時聯同相關政策局到現場實地視察,了解場館的實際運作流程。啟德體育園正式啟用在即,必將吸引更多國際大型盛事來港舉行,推動本港盛事經濟更上一層樓。

而為吸引更多內地旅客訪港,匯聚更多人氣和財氣,中央去年推出了多項惠港措施,包括在五月擴大「個人遊」計劃至涵蓋59個城市;又在年底宣布恢復深圳市戶籍居民的「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並將這項簽注擴展至深圳市非戶籍居民。這些措施都為本港旅遊業注入源源不絕的新活力。我在多場跨部門工作小組會議上不斷協調和統籌各政策局全方位做好各項工作,確保旅遊設施、景點管理、口岸通關、旅客保障、跨境交通等各方面準備就緒,提升旅客的訪港體驗。未來一年,我們會繼續充分用好中央惠港措施,秉持「做多一步,好客之道」的精神,讓每位旅客都能感受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的獨特文化和魅力。

第四,我們全方位關愛基層,建立互助共融的社會。本屆政府秉持「精準扶貧」策略,把資源投放到最需要幫助的人身上,並因應不同目標群組的需要,推行各項「精準扶貧」項目。過去一年各項目進展非常順利。「社區客廳」計劃自推出以來好評如潮,繼「深水埗社區客廳」後,我們去年再在土瓜灣、紅磡和南昌推出多三個「社區客廳」,四個「社區客廳」合共可為至少1,750個「劏房」戶提供服務,全年服務約27萬人次。

至於另外三個「精準扶貧」項目,包括「共創明『Teen』計劃」、「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以及委聘關愛隊協助識別有需要的獨老和雙老住戶的計劃,都獲得社會各界踴躍支持和正面評價。我們會繼續推行各項增進民生福祉的政策和項目,構建和諧穩定、關愛共融的社區,讓弱勢社群和有需要的家庭得到適切協助。

2025年必將是精彩繽紛的一年,多項盛事將會在港舉行,當中香港更歷史性連同廣東和澳門共同承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特區政府會繼續與社會各界並肩前行,敢於求變、勇於突破創新,攜手迎接精彩而富挑戰的新一年!

發佈留言

您無須註冊,只需要提供電郵地址即可發表留言,您提供的電郵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