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物流局日前向觀塘區議會交代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的最新規劃方案。該系統全長約7公里,包括6公里的高架道和1公里的隧道,設計了9個站點,將港鐵彩虹站和油塘站連接起來,途經彩雲、秀茂坪、寶達及藍田北等社區,力求在2033年前實現通車。
五大優化措施提升服務範圍
1. 新增藍田北站: 調整馬游塘至油塘東的走線,通過高架道增設藍田北站,以便利德田邨、興田邨及藍田邨的居民。
2. 無縫接駁港鐵轉乘: 擬議的油塘東站以隧道直通港鐵油塘站,便於轉乘觀塘線及將軍澳線。而擬議的彩虹東站計劃設置天橋或24小時商場行人通道,連接港鐵彩虹站。
3. 強化基督教聯合醫院交通配套: 順安站將靠近醫院,增設順安道行人上蓋,結合秀茂坪道的有蓋通道,改善往返醫院乘客的步行環境。
4. 整合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 擬議的秀茂坪站和寶達站將串聯現有的天橋系統;擬議的馬游塘站將新增行人設施,連接寶琳路及將軍澳隧道的巴士轉乘站。
5. 預留延伸慈雲山的發展彈性: 系統設計將保留向西北延伸至慈雲山的可行性,以應對長期的社區需求。
工程進度與目標時程
路政署將以「政策」與「技術」的雙軌創新方式來壓縮工期,預計在2026年完成法定程序及招標,2027年批出合約。標書將要求承辦商加速工程,力求在2033年通車,打造一個低碳高效的東九龍智慧交通網絡。
資料來源:路政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