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基:迄今逾14.5萬師生隨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赴內地考察 開啟認識祖國大門

你知道我們每天飲用的水主要從哪裏來嗎?如果你走進江西贛州的東江水自發源地三百山,看看清澈水源翻山越嶺匯入香江,必定能夠體悟到飲水思源的真義。位處國家西南方的貴州曾被形容為「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今天到貴州一看,這裏有全球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是國家最重要的大數據產業基地。百聞不如一見,唯有將「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結合起來,方能真正領略祖國幅員廣大、發展一日千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正是打開這扇認識祖國大門的鑰匙。

為配合高中公民科的落實,教育局自2022/23學年起,為所有修讀公民科的學生安排一次到內地考察的機會,讓他們親身了解國家的最新發展和成就、歷史文化和人民生活。我很高興得知,截至今年5月,累計已有超過十三萬名高中學生及一萬五千名教師完成了內地考察,且師生對考察團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亦持續提高。這些體驗式學習,不僅開了師生的眼界,長了見識,更拉近了他們與內地民眾、社會生活的距離,讓大家與祖國更加親近。

為進一步滿足師生對深度考察的期望,教育局由本學年起革新行程安排,增加多元化的考察行程至合共28個,足跡遍及11個省份和直轄巿,涵蓋創新科技、歷史文化、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等眾多主題,預計本學年會有約五萬名學生及六千名教師參與考察。

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從小培養同學們的家國情懷,是公民科內地考察應有之義。因此教育局已在11個公民科內地考察行程中融入「紅色資源」學習元素,例如參觀位於東莞的「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韶關的「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貴州「遵義會議會址」、浙江「南湖革命紀念館」、觀賞《重慶1949》舞台劇等,以生動形式助力學生感悟革命先輩的奮鬥歷程和精神,厚植愛國情懷。

除了革新行程安排外,教育局亦持續通過學校探訪、收集學生作品、與教師和學生訪談等多元途徑不斷豐富和優化考察學習的方式,讓內地考察成為同學們成長路上難忘的美好回憶。

發佈留言

您無須註冊,只需要提供電郵地址即可發表留言,您提供的電郵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