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日前通過政府提出的《2025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將「連續性合約」的門檻由「418」放寬至「468」。根據新規定,兼職員工每週平均工時門檻從18小時降至17小時,且只要在4星期內工時合計達68小時,即使並非每週工作,亦會被視為按「連續性合約」受僱。這意味著兼職員工將享有與全職僱員相同的僱傭福利,包括有薪法定假日、有薪年假、疾病津貼、法定產假、法定侍產假及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法案將於2026年1月18日起生效。
邵家輝議員在會上反對修訂。他指出,政府近年不斷增加勞工福利,例如增加侍產假、逐步將法定假日由12天增至17天、取消強積金「對沖」、最低工資一年一檢,以及明年立法實施強積金「全自由行」等措施,均直接加重了僱主的開支。邵家輝認為,當前不少業界正面臨極大挑戰,憂慮新增福利將使經營更加困難。
此外,修訂法案的最大爭議在於將兼職員工每週工作責任變為每4星期合計工時達標即可享全職福利。邵家輝舉例,若一名兼職員工在一個月內連續7天工作滿68小時,其後23天可從事其他兼職工作,在新計算方式下,該員工有機會同時在三間公司工作,並領取三份有薪假期、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等全職福利。邵家輝憂慮,這可能導致勞工生態從全職為主轉為兼職,甚至出現兼職員工福利優於全職員工的情況。
儘管法案已獲通過,並將於明年實施,他建議業界人士宜密切留意修訂對經營成本的影響,並及早作出相應調整。
資料來源:邵家輝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