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大會今日(2日)通過由洪雯議員動議的「設立創新體制機制,全速推進『北部都會區核心區』的發展」議案。以創新科技產業驅動的北部都會區發展藍圖,是建設「南金融、北創科」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舉措。國家大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及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使得北都建設發展成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關鍵樞紐。
北部都會區毗鄰深圳,具備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是深化深港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差異化發展的理想區域。香港需要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將北都發展列入國家「十五五」發展規劃。這不僅能借助國家層面得到政策與資源支持,加速區域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升級,還能進一步強化香港與內地經濟聯繫,突破制度限制,為香港長期發展繁榮注入新動力,推動大灣區成為更具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為此,建議政府要積極主動與大灣區城市協同合作,例如在北都口岸經濟帶可以設立港深合作產業示範區,並以產業園區為先導,將北都建設成為「特區中的特區」,帶動區域整體發展;同時,在知識產權保護、金融服務、數據跨境等關鍵領域推進規則對接,先試先行,營造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同時創造條件,吸引大型內地企業在北都設立總部基地,並推動更多產業資源與供應鏈資源落戶北都,實現兩地產業協同發展。
在北都大學教育城建設方面,要促進北都成為香港與內地以及國際間的教育交流與合作平台,推動香港「留學經濟」與地區社會經濟的融合發展。參考内地成功的片區開發模式,吸引部分現有政府資助大學可以整體從市區搬遷到北都,形成大規模高等教育研發片區,實現教育資源的集中與優化,進一步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的全球競爭力。
北都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涉及交通、產業、生態等多維度的專業開發。建議政府可以設立「北都規劃館」,可借助新型技術手段,整合AI、3D多媒體、互動沙盤等多種前沿技術,形象、動態地展示北都的階段性建設成果與願景,打造沉浸式、互動式的展示平臺,將抽象的規劃生動化,提升參訪者對北都發展的認知與期待,凝聚社會共識,形成社會合力。
北都發展亦都是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託香港科研資源、聚焦前沿技術,及依託大灣區的製造業基礎,構建「香港研發+灣區製造」分工模式;形成發展合力,以打造大灣區創新產業鏈。
北都建設是「一國兩制」實踐的戰略升級。在堅守「一國」之本的同時,最大化釋放「兩制」之利,使香港成為服務國家科技自強的核心引擎,使北都成爲後來居上的香港新興產業發展高地。期望各界持續關注並合力推動北都建設,為本港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