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業總工會舉辦「新型工業化論壇2025」 共創香港製造新篇章

為積極響應特區政府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全面促進「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加速產業革新進程,香港製造業總工會今日(8月9日)舉辦第二屆「新型工業化論壇2025」,深入探討香港製造業升級轉型之路。同時,成立香港新質生產力(製造)協會,旨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為核心,聚焦高科技領域,為國家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努力。並宣布將論壇確立為兩年一度的常態化對話平台,匯聚「官產學研投」各界領袖及精英,搭建交流合作橋樑。現場設有初創成果和機械產品展示,吸引眾多市民圍觀,現場氣氛熱烈。

應邀出席的嘉賓有︰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中聯辦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吳小玔,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工業專員葛明博士,黃大仙民政事務專員胡鉅華,觀塘民政事務專員何立基,工聯會副會長陳鄧源、立法會議員梁子穎、會務顧問陳婉嫻等。

陳鄧源致歡迎辭時表示,新型工業化是關乎產業路徑、打工仔發展與香港經濟未來的社會變革,本次論壇實現「官產學研投」五位一體協作模式,與會嘉賓的深度參與、參展機構帶來的創新成果及市民的熱情觀展,共同印證香港社會對產業升級的期許。他呼籲社會各界以人文關懷為底色、創新驅動為引擎、團結協作凝聚力量,攜手書寫香港新型工業化新篇章。

香港製造業總工會主席李池英致辭表示,香港新型工業發展勢頭強勁:2023年製造業及新型工業創造768億港元增加值(占GDP 2.6%),增速達7.6%,印證了科技創新正驅動產業高品質轉型。而論壇將每兩年舉行一次,目的是匯聚「官產學研投」五方力量,破解產業化瓶頸的關鍵舉措。她呼籲香港業界把握國家「十五五」規劃契機,以創新開拓智能製造新格局、以綠色引領可持續未來,助力香港深度融入國家新型工業化進程。

葛明博士表示,新質生產力與人文發展的歷程息息相關,創新始終是承載科技革命的核心動能。他指出,創科是香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實現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需要強化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香港必須把握這個優勢,將香港基礎科研的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現場設有展覽,涵蓋香港製造的初創成果和機械產品展示,向業界及公眾呈現機械臂、綠色節能環保解決方案、自動化包裝線等創新科技應用。參觀市民讚嘆這些發明,證明香港工業仍有強大生命力,期待未來香港有更多科技發展,融入國家工業化的發展。除此之外,有年輕創業者仔細詢問創新技術原理,更有家長帶孩子體驗機器手臂自主抓取物品,親身感受「香港智造」的魅力。

兩場的研討會分別以「迎接十五五規劃新質生產力香港未來發展方向」、「新質生產力賦能香港新型工業化:機遇、挑戰與破局之路」為題,匯聚科技、金融、教育及工業發展等領域人士深入探討香港在「十五五」時期的戰略定位,均認為香港須同步推動傳統工業數位化與新興領域規模化,善用國內市場需求驅動創新閉環。

另外,新成立的香港新質生產力(製造)協會,將聚焦「智造升級、超級增值、人才築基」三大使命,以技術賦能產業升級,推動AI與綠色科技重塑香港製造。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梁子穎擔任會長,副會長有陳鄧源、謝嘉榮、陳立基及鄧展尤。

發佈留言

您無須註冊,只需要提供電郵地址即可發表留言,您提供的電郵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