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規範籃球博彩 助打擊非法賭博

近年香港非法籃球博彩活動日益猖獗,根據馬會委託的顧問調查數據顯示,2024年參與非法籃球博彩的人數高達43萬,按年急增近兩倍;非法收益更估計飈升至700億至900億元,升幅驚人。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政府提出《2025年博彩稅(修訂)條例 草案》(《條例草案》)並將於9月10日恢復二讀辯論,擬以現行足球博彩制度為藍本,訂立籃球博彩活動的規管框架,藉此把非法博彩需求引導至合法渠道,從而打擊非法賭博,減少不法分子的收入來源。

以公眾解說引導「負責任賭博」
雖然在《條例草案》的審議過程中,政府一再強調「不鼓勵賭博」的一貫政策。惟社會上難免出現疑問:既然不鼓勵,為何還要立法規範?事實上,「規範化」並不代表鼓勵賭博,而是面對現實中龐大的非法賭博市場,政府及立法會主動作為、避免放任的必要舉措。因此,政府有必要向公眾清晰解說「規範化」與「不鼓勵賭博」之間的邏輯關係,避免公眾因誤解而認為政策存在自相矛盾之嫌。

對此,筆者建議政府將「負責任賭博」作為政策宣傳的核心主軸,明確傳達賭博必須在有限度的環境下進行,透過多元方式加強公眾教育,提升公眾(尤其是年輕人)對沉迷賭博禍害的認識,減少問題賭博的發生,同時增強市民對籃球博彩規範化政策的理解與支持。

進一步發揮平和基金角色
政府於2003年設立的平和基金在預防和緩減賭博問題上扮演重要角色。根據馬會資料,馬會在2023至2025年度每年向平和基金捐款4500萬元,並計劃在其後兩年增至5000萬元。然而,捐款金額的增加要真正轉化為實效。
現時平和基金每隔5年會進行一次「香港人參與賭博活動情况研究」,對上一次已是2021年,顯然未能及時反映最新趨勢。局方應要求平和基金盡早擬備一份更新的報告及研究增加研究頻次,為政策調整提供數據支撐。此外,政府應與馬會商討加大對平和基金資金投入的可行性,並持續更新宣傳策略,例如採用真實個案作警示教育、善用青少年常用的社交媒體平台、避免長期重複使用 同一警示信息等。同時,期望平和基金積極研究與體育、青年、行業組織等合作,擴大宣傳範圍,並鼓勵家長以身作則,從家庭層面防範青少年沉迷賭博或接觸非法賭博。

進一步「以法賦能」打擊境外投注
科技進步為非法賭博活動提供了新型操作空間,例如利用虛擬專用網絡和加密貨幣進行匿名活動及交易,為執法工作帶來新挑戰。 對此,筆者建議當局盡快檢視現行法例,評估其應對境外非法投注活動的有效性——若法律因沒有域外效力等原因未能為執法部門提供足夠「賦能」,香港在打擊非法賭博上仍將處於被動。歸根究柢,唯有構建具前瞻性的規管制度,才能確保執法工作的主動性與有效性。

最後,系統安全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由於籃球與足球博彩在本質和形式上存在差異,馬會需為籃球博彩開發一套全新的投注系統。鑑於系統安全不僅關係到合法投注者的資金與個人資訊安全,更直接影響社會對合法博彩體系的信心。因此,馬會必須將系統的安全性置於首位,防範潛在的黑客攻擊與資料外泄風險,確保系統穩定運行。

總括而言,除了立法規管籃球博彩活動外,政府亦需在教育、執法等方面多管齊下,才能達至有效打擊非法賭博、引導賭博需求至安全和受規管渠道的目標。

轉載自:明報《Money Monday》

** BP大平台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Posted in 未分類 文章群組:

發佈留言

您無須註冊,只需要提供電郵地址即可發表留言,您提供的電郵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