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對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今日發表的2025年《施政報告》表示熱切歡迎,對其中的前瞻性規劃深感鼓舞。葉校長特別指出,《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完善創科建設策略布局」、「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推廣留學香港品牌」等重要舉措,不僅是香港發展的長遠布局,更是推動經濟升級轉型和擴大頂尖人才庫的關鍵策略,意義深遠。科大必將積極支持,並與各界協作,共同將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與教育樞紐。
強化創科生態系統
葉校長歡迎《施政報告》從政策創新、產業發展及人才培養三方面推動香港創科發展。她強調:「創科發展必須以人才為本。香港需彙聚國際專才與本地精英,持續擴大多元人才庫,並通過政策創新營造有利於研發和產業化的環境。在產業發展方面,應開發高協同效應的科研空間,促進產學研跨領域合作。」
科大目前牽頭五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覆蓋神經科學、智能晶片與系統、人工智能(AI)、智能建造以及太空工程等前沿領域,均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校内年初成立的「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亦獲納入特區政府「監管沙盒」首批試點,反映政策對新興領域的有力支持。未來,科大將進一步加強跨學科合作,深化在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先進材料、新能源、大氣和海洋科學及航天科技等關鍵領域的研究,並與政府及社會各界協同完善創科產業鏈與高端人才庫,積極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助力香港創科實現新突破。
葉校長支持政府推出「產學創科人才交流計劃」,認為此舉有助深化創科生態,與科大推動產學研融合的策略高度契合。她表示科大不僅始終致力支持師生及科研人員進行前沿的研究和構建創新文化,更積極搭建與產業對接的橋樑。科大於去年成立「創新創業基金」(Redbird Innovation Fund),主動引入市場投資夥伴,共同成立規模達20億港元的風險投資基金,用於扶持科大所培育的早期深科技企業。截至2025年7月,科大成員已創立超過1,900家活躍初創公司,其中包括10家獨角獸企業和17家已成功退出企業。
拓展國際人才 推廣留學香港
人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核心動力。葉校長指出,香港在《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中躍居全球第四、亞洲首位,體現出優質的教育體系和國際認可的人才競爭力。她表示:「香港高等教育雖面臨挑戰,但也迎來重大機遇。在全球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香港必須持續提升學術環境和研究資源,以脫穎而出。」
作為國際化都市,香港憑藉中西文化交融的環境、頂尖學術資源及與國際接軌的課程體系,在《留學香港》品牌建設中優勢顯著。葉校長強調:「香港既是大灣區重要城市,又緊密連接全球。以科大為例,學生既可參與大灣區企業實習,又能選擇全球多所院校的海外交換項目,拓展全球視野,並深入理解中國市場。」
葉校長也強調了培育本地人才的重要性,並表示支援政府加強AI及數字教育,以協助青年把握人工智能的發展機遇。她介紹:「科大走在AI教育前沿,是全港首家積極採用生成式AI的學府,並通過馮諾依曼研究院推出人工智能學校教育計劃,提升本地中學生的AI素養。由科大牽頭成立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推出了首個人工智慧大模型HKGAI v1,支援粵語、普通話及英語,並適配香港文化與語言環境。我們歡迎政府推出「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以吸引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頂尖科研人才來港,此舉將有力推動香港在前沿科技基礎研究方面的長遠而全面的發展。」
把握北都與河套發展契機 構建國際創科生態圈
葉校長認同北部都會區作為策略發展據點的定位,並强調科大高度重視河套合作區的戰略意義和發展潛力。她表示:「科大將進一步拓展在河套地區的布局,積極配合政府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並加強與大灣區各城市的協作。我們尤其注重與「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的深度融合,善用本校位於這一國際級科創區域的區位優勢,共同推動跨境科研合作與高端人才培育。」
葉校長亦表明科大將全力支持由特首帶領的「北部都會區發展委員會」。校方期望大學城的規劃能與新田科技城及河套區的創科發展相輔相成,從而促進人才培育、科技創新與經濟增長的可持續發展。此外,科大感謝政府積極推進第三間醫學院的籌建工作,並誠盼政府支持科大早前提交的醫學院計劃書,以期盡快增加醫生數量和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結語:與香港和國家同行
葉玉如校長總結表示:「科大將秉持『教研為本、創新為用』的理念,全面配合《施政報告》的部署,支持國家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我們深信,通過教育國際化、創科產業化及區域協同化,香港必能鞏固其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與教育樞紐的地位,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