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李家超2025年施政報告:繪寫香港體育事業高質發展新藍圖
2025年9月17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其中體育領域內容聚焦「以賽事聚勢、以多元強能、以場地賦能」,為香港體育事業繪就清晰且具潛力的發展路徑,多項積極舉措為業界與市民注入強心劑。
一、賽事引領:以大型賽事擦亮城市體育名片
施政報告將「全力辦好第十五屆全運會香港賽區賽事」列為核心任務,並明確與粵澳協同推進全運會及殘特奧會籌辦。這不僅是香港體育界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關鍵契機——通過承辦高規格賽事,香港可吸引全球目光,展現體育硬實力與城市獨特魅力;更通過「安排本地免費電視台轉播賽事」,讓市民直擊賽事熱潮、為運動員助威,既激發大眾體育熱情、營造濃厚體育氛圍,更強化市民對本地體育的認同與歸屬感,推動更多人參與體育活動。
二、多元協同:以「五化」路徑築牢發展體系
報告首次明確提出推動體育「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產業化、普及化」的五維發展方向,構建多元協同的體育生態:
• 精英化:聚焦高水平體育人才培養,強化香港在國際賽事中的競爭力;
• 盛事化:依託大型賽事匯聚資源與關注,放大體育社會影響力;
• 專業化:規範賽事運營與活動組織標準,保障體育事業高質量推進;
• 產業化:推動體育與經濟深度融合,創造就業崗位與經濟新增長點;
• 普及化:推動體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提升全民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
三、場地賦能:以硬件優化夯實發展根基
作為香港體育「盛事化、產業化」的核心載體,啓德體育園的潛力被進一步釋放——政府將通過「體育+盛事」模式,最大化發揮其輻射效應;同時,重新梳理香港大球場定位,推動兩者協同發展,避免資源浪費。此外,將場地資源定向開放給體育總會,用於辦公、賽事舉辦與訓練,有效提升場地利用率,為體育事業發展提供堅實硬件支撐。
四、優化方向:以問題導向補齊發展短板
報告雖為體育事業指明方向,但仍有三方面可進一步完善:
1. 賽事服務升級:現有電視轉播保障外,需優化觀眾體驗、交通疏導、餐飲配套等「軟服務」,可借鑒國際大型賽事經驗,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
2. 人才體系完善:需搭建「青少年選拔-運動員培養-管理人員/教練培訓」的全週期體系,並加強與內地、國際的合作,引進先進培訓經驗;
3. 產業多元拓展:可進一步延伸體育產業鏈,探索體育旅遊、體育用品製造、體育傳媒等領域,實現產業從「單一」向「多元」轉型。
總體而言,本份施政報告為香港體育事業畫定了「高質量、多維度、可持續」的發展路徑。隨著各項舉措落地,香港體育有望加速從「體育強區」向「體育強市」跨越,開啟體育事業發展新篇章。